保税维修业务创新培训会在浦东举办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联合区生态环境局、浦东海关等单位及相关片区管理局,共同举办了一场保税维修政策培训会。此次培训会旨在向企业深入解读和宣介近期出台的《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暂时进境维修试点的监管方案》及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浦东新区法规《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保税维修业务发展若干规定》。
此次政策培训会在外高桥保税区举行,邀请了市商务委、上海海关等相关部门到会指导。保税区内30多家有保税维修业务需求的企业共计1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保税维修政策的创新措施和地方性立法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政策内容,把握政策机遇。
据悉,《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保税维修业务发展若干规定》是全国首部专门规范保税维修的地方性法规,由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24年11月28日表决通过。该法规的出台,旨在推动保税维修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为保税维修业务发展营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在培训会上,相关部门重点介绍了法规中关于保税维修业务开展区域和种类的变通拓展内容。根据规定,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相关企业可以开展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内业务,还可以试点开展目录外“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此外,综合保税区内相关企业还可以开展特定的四类医疗器械“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自贸试验区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相关企业可以开展飞机等大型装备“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以及其他“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
同时,为提升保税维修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法规还就企业落实环境污染防治责任作了明确规定。要求企业强化保税维修料件质量控制,建立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并申报相关信息,明确企业委托他人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要求,以及进境保税维修业务相关的危险废物复运出境的要求。
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表示,下一步将从三个方面做好保税维修系列创新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一是助力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加强政策指导和业务申办,加快推动试点政策在浦东集成落地。二是持续发挥自贸试验区载体优势,全面调研、摸排和对接有相关需求的保税维修企业主体,推动保税维修企业在区域内聚集发展。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立法中政策条款内容的转化落实,推动在货物通关、运输物流、金融服务、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便利和支持措施。
此次政策培训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全面了解保税维修政策的机会,也为浦东新区保税维修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浦东新区将继续深化政策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保税维修业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